全外籍后防,引入坎塞洛,拜仁的“德国FC”计划要告一段落了吗?

来源:来看直播吧
引言

在过去的十个赛季里,拜仁完成了德甲十连冠的壮举,这不仅是拜仁整个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同样也代表了冠绝欧洲的建队水平。

但是,与之紧密关联的德国国家队却从世界杯冠军跌落至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出局,而拜仁的“德国FC”目标也似乎与球队的前行道路渐行渐远。随着诺伊尔的意外事故,拜仁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引来了全外籍的防线。

那么,过去的十年里,拜仁的建队究竟是如何发展,最终形成今天的格局呢?

以穆勒为代表,青训的力量是支柱之一

(图)穆勒是拜仁的青训代表之一

拜仁的青训是德国顶尖水准,在欧洲范围内同样是一块旗帜。这种青训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层面的收益,同样也在战术上面具有高度不平衡性的优势。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穆勒。

就德甲层面而言,除了拜仁以外,过去十年中没有球队能够以同等级别的薪水招募穆勒这个级别的进攻球员。穆勒在联赛里高质高效的输出自出道以来从来没有中断过,这让拜仁在漫长的赛季里积累了巨大的独特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穆勒在欧冠淘汰赛里的输出也绝对够格,这也更让拜仁坚定了在青训上的投入。相比于许多德甲中游球队“赌博”式的培养-卖人-盈利模式,拜仁的青训已经比较稳定,不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而是注重于为一线队培养杰出的人才。

不稳定性巨大,青训前景机遇挑战并存

(图)斯塔尼希奇是拜仁青训的优质产品

但是,青训这一模式仍旧有巨大的不稳定性。相比于海因克斯第三期时坐拥穆勒、拉姆、施魏因斯泰格、阿拉巴等人的豪华阵容,拜仁近年来唯一坐稳主力的自家青训是斯塔尼希奇。

穆西亚拉虽然也具有青训资格,但他是从切尔西挖角而来,这种挖角他人优质产品的模式的可复制性是微乎其微的,也很难称得上符合拜仁的青训目标。

拜仁的青训衰落、德国队连续出局,这两件事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很有可能表明了拜仁青训的一些内在问题。而拿到欧青赛冠军的德国国青里,拜仁的戏份也不算浓重,这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影响拜仁的统治力。

(图)离开拜仁后,魏泽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不过,拜仁青训的衰落也只是相对的。即使没有像之前那般大规模出现能够胜任欧冠级别比赛的优质球员,但是弗里德尔、卢卡斯-迈、多施和魏泽这样的拜仁青训淘汰品还是被证明能够在德甲联赛中有一席之地。

拜仁的下一个具有统治力且能够冲击六冠王的班底,其核心成员可能是以万纳为代表这一年龄段的球员。由此可以推断,拜仁的统治力再次回到巅峰可能也还需要五至七年的时间。

“挖掘机”?其实这是最健康的发展模式

由于从德甲联赛中购入了大量球员,拜仁常常被冠以“挖掘机”之名。但稍加分析,其实拜仁注重于这一点是再也正常不过的。首先,拜仁的目标是长期作为德甲的领头羊,那么人员的构成上主要部分就必然是德甲球员。

大规模使用外籍球员、从其他联赛进行引援的做法更有可能出现在中下游球队和外资球队(例如莱比锡和奥格斯堡)。因为对外籍球员的使用更像是一种豪赌,寄希望于通过小成本投入获取高产出,这是非常不稳定的,也难以构建长期的稳定竞争力。拜仁显然不能大规模采用这种模式。

(图)美国天王多诺万在拜仁的经历并不成功

另一方面,德甲的报名规则与其他几大联赛有所不同。以英超为例,英超的“户口本”赋予了本土球员额外的、甚至是溢出的价格部分。

因为所有球队都需要满足户口本的规则,而中下游球队自己依靠青训来填满户口本是有难度的一件事,硬件上说,他们的训练设施、球探系统都远不及大球队;从软件上说,他们的青训吸引力和球队声望上也很难让他们招募到出色的青年球员。

因此在许多球队里,就可以发现来自传统豪强的青训产物虽然素质上未必称得上过硬,但也能够获得在英超立足的机会。

(图)英超的“户口本”制度赋予了球员不一样的价值

而在德甲,这种逻辑则因为报名规则的关系恰好反转了。中下游球队不再具有满足户口本的压力,而是可以给到大量的时间让本土青训球员去成长。由此,优质的本土青训球员往往出现在中下游球队——因为样本足够巨大,试错空间足够多,大浪淘沙,自然能有金子脱颖而出。而拜仁为了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肯定要选择优质球员引入。

所谓的“挖掘机”实质上是德国联赛规则下一种正常的球员运作模式。鉴于德甲的投入规则,这种模式也是健康且在联赛层面上有益的,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保证德甲在欧战上的竞争力。

优质德甲内援成就两代王朝

(图)丹特在海因克斯手下展现出了世界级水准

在海因克斯三期,丹特、曼朱基奇、诺伊尔、戈麦斯等一系列的德甲内部引援就成为了拜仁在洲际赛场上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到了弗里克的六冠王,这一部分人则是格纳布里、格雷茨卡、基米希、聚勒、帕瓦尔。

事实上,拜仁从德甲内部的引援,除了莱万多夫斯基这一位超巨星算作例外,直到今日也没有占据球队的主导戏份。弗里克第二赛季欧冠八强出局已经很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

当莱万多夫斯基这位百年一遇的超巨星缺阵后,拜仁能够去选择的主将的模式有两条,一是以青训球员为主将,二是以海外归来的德国球员为主将。阿拉巴在两回合分别出任后腰和中后卫,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接近于贝肯鲍尔这个级别的发挥。

但是现代足球早已不同于五十年前,后场为核心与前场为核心所带来的差异是一道鸿沟,拜仁也不可能借助两场比赛就实现这一点。赛季结束后,弗里克离任、阿拉巴转会皇马,实质上的内容是说明拜仁要在德甲内援逐渐不稳定的情况下走另一条路——以海归德国球员为主将。而承担这一个重任的人,就是萨内。

从博阿滕到萨内,海外德国球员戏份逐渐浓重

拜仁对于引入海外德国球员总体上并不感冒。2006到2014,拜仁从海外购入的德国球员仅有布特和博阿滕,而2014夏天以来,拜仁从海外引入的德国球员也仅有塔什彻和萨内两人。

(图)萨内对于拜仁的意义是特别的

萨内是特殊的一个,他是拜仁明确的强烈要求的转会目标,更重要的是,他是拜仁所认定的“罗贝里”之后一代的主将。生涯后期,饱受伤病困扰的“罗贝里”出勤率无法保证,拜仁为了在欧冠中有所斩获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先后引入了格策、道格拉斯-科斯塔、科曼和格纳布里在内的多名边路球员。

但是,这些人都不如萨内一样能成为“罗贝里”实质意义上的接班人。科曼是完整的边锋,但有球能力不足以在重大比赛里胜任主将;格纳布里机理上类似于科曼,但是不莱梅和霍芬海姆的两段经历一定程度上让他走向了伪九号的路子,在边路也无法展现出充足的统治力。

(图)萨内的英超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萨内转会拜仁,不仅对于拜仁有重要意义,对于德国队来说也是如此。就德国队而言,这是第一次能有主将级别的黑人球员来参与世界杯强度的比赛。

从前提上说,萨内能有担任主将的资格,一是履历够硬:在英超有过充分锻炼,又有足够的欧冠淘汰赛场次作支撑,这在德国相近年龄段的边锋之中无人出其右;二是能力过硬:萨内是完整的边锋,高强度下攻防仍旧到位,也真正具有突前的“锋”属性和硬解过人的本领,各项能力均在及格线以上。

相比之下,德拉克斯勒、维尔纳都有重大瑕疵:德拉克斯勒接球不稳定,进攻手段也低质低效,联合会杯上还能充当东郭先生,到了世界杯直接原形毕露;维尔纳中路边路、一线二线全都不沾,上了强度后充其量是“僚机的僚机”。

(图)哈弗茨在勒沃库森时期就与拜仁有过绯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如果仍有类似萨内的球员在海外顶级球队冒头,拜仁也依然会把这些球员作为首要的转会目标。而当下海外的德国球员之中,具有能力在拜仁担任主将的仅有一人——哈弗茨,而他也正是拜仁所追求的目标,这一幕与当年拜仁追逐萨内十分相似。

从转会政策上说,这将会是当下最符合拜仁整体发展愿景的一笔签约。

索默加盟,颠覆拜仁门将传统

诺伊尔的意外受伤给了拜仁一个转折的契机。按照常理而言,拜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一位德国门将来补强阵容。包括索默在内,拜仁历史上也只有四位外籍门将。

事实上,在诺伊尔受伤后,拜仁考虑过召回努贝尔作为替代,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成行。在这种情况下,不选用德国本土门将而选择了瑞士人,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这说明南部之星在阵容的关键点位上已经不再执着于使用德国人。

(图)索默的到来宣告着非德后防线的完工

这项变动带来的显性的影响就是拜仁对于德国队的影响力会被有所削弱。事实上,无论是勒夫执教后期还是现任的弗里克,都热衷于在友谊赛中大胆启用非拜仁球员。但是在大赛里,核心位置上是很难离开拜仁球员的。

勒夫在联合会杯里尝试了完全不同的模式,在最后一届大赛里则选择了京多安和克罗斯搭档中场,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规避和拜仁同逻辑体系下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缺乏绝对的进攻强点)。

弗里克治下的德国队则出现了劳姆、施塔赫这样的更为特别的选人用人方式,实质的目的也大致相同。而反观拜仁,能够利用德语区外援来解决本土球员的问题,就是引入德语区外援的意义所在。

(图)拜仁对努贝尔抱有很高的期望

就索默而言,拜仁极有可能无法在当下找到一个同样出球水准的德国门将。而门将这个点位虽然未必会成为决定球队场上发挥的点,但出问题后可能直接致命。乌尔赖希的失误看似偶然,但某种程度上也是诺伊尔之下德国门将水准低下(以欧冠半决赛而言)、力有不逮的实质体现。

德语区的门将在这个阶段后成为拜仁的首选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是俱乐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场上竞技的需要。后防非德化的大势基本不可逆转,那么门将非德化自然也是紧随其后的。

以更大的视角而言,选用德语区门将更像是过渡的一步,为日后更大规模地使用外籍门将打下基础。这也预示了未来拜仁甚至有引入法语区门将的可能。

萨比策,解决中场问题的大胆尝试

(图)在莱比锡,萨比策曾帮助球队打入欧冠四强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德语区球员是萨比策。萨比策的硬核素质被大大低估了,他作为边锋能够打进欧冠四强,这不是偶然的。作为边锋,萨比策攻防两端都有影响力,进攻上的杀招虽然不算过硬,但也确实有在重大比赛里解决过问题。这种进攻火力上的优势注定了他哪怕是改踢中场也同样能发挥作用。拜仁引入他,就是发现了格雷茨卡前插和基米希远射并不稳定的弊端。

弗里克第二年与拜仁的两回合比赛,基米希个人灾难级的发挥直接让比赛的势头倾向了巴黎——首回合主场被打进三球,其实已经是惨案级别,在莱万多夫斯基缺阵的情况下客场净胜两个的难度是非常之高的,而客场的强度也很难由拜仁来主导。

而萨比策的进攻武器就是拜仁押宝的对象——在强强对决中把进攻火力和比赛强度进一步拉高,以求掌握住比赛的走势,或至少不让势头倒向对方一边。

(图)萨比策并未到达拜仁最初对他的预期

萨比策的离队则是在情理之中的。客场被萨尔茨堡红牛逼平某种程度上让纳格尔斯曼对萨比策失去了信任,他在接下来三场比赛中都没有获得出场机会。与黄潜的两回合则是摸底教练水准的考验。

纳格尔斯曼在首回合拆开了格雷茨卡和基米希的组合,但次回合回到主场,比赛强度上的要求又逼迫他回到了之前的模式。而格雷茨卡和基米希也被证明,在不施以额外的结构加持下,仅仅只有欧冠八强的水准。

萨比策这一笔引援的意义在于,这是拜仁发现了格雷茨卡与基米希问题,且大胆做出改变的一次有益尝试。奥地利的青训模式与德国的有所不同,因而能出现这种在中场位置上真正有组织能力,能协助控场的球员。这种特质化的球员具有的意义不仅是在中场去改变格雷茨卡和基米希的问题,而是能在各个点位上都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法国力量,黑白结合

(图)埃尔南德斯是拜仁转会费的标王

19/20赛季结束后,拜仁送走了功勋球员博阿滕,斥巨资引入了法国后卫乌帕梅卡诺和卢卡斯-埃尔南德斯。加上原有的帕瓦尔和萨尔,拥有了组建全法籍力量后防线的资本。这种组队的核心思路即是“黑白结合,黑为主导”。

(图)帕瓦尔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黑白结合”是当今足坛的大势所趋。在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下,黑人球员的基数相比于过去成千百倍地增长,这也就让更多的黑人球员有机会出现在顶级比赛的舞台上。黑人相比于白人具有天然的力量优势,而球场上最需要力量要素的位置就是最靠近两个球门的位置。

以后防线而论,中后卫是防线力量的源泉,这个位置对力量要素的需求也最为明确,由此才能衍生出对抗、争顶等一系列防守能力。而白人所常规性具有的优势则是技术,衍生出的概念则是传控球、大脚解围等等。

“黑为主导”的原理同样是防线对力量要素的需求。作为黑人且力量素质上具有先天优势的乌帕梅卡诺毫无疑问需要在绝大部分的比赛里出任中后卫。

而埃尔南德斯和帕瓦尔则略有不同,帕瓦尔常常出任右后卫,是在许多比赛场景下因力量要素有所缺陷。埃尔南德斯作为左后卫赢得过至高荣誉,作为右后卫也在欧冠赛场有过合格发挥(马竞时期)。这些踢边后卫的经历从好的方面来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的多样性,但一定程度上也让他们不再能够担任核心中后卫的职责了。

(图)乌帕梅卡诺是当下的顶级中卫

除此以外,乌帕梅卡诺能够搭档核心中卫还有一个原因——几内亚湾基因。毫无疑问,几内亚湾基因是整个足球历史上最为闪耀的一众群体。这里所指的绝非只是非洲西部的那一片地区,如果诸位看客有一些基本的地理学和人类学常识,那么就很容易联想到,巴西同样是几内亚湾基因的受益者,由此诞生出了贝利和大小罗两代群星。

而相比之下,乌帕梅卡诺仅仅只是稍拾前人牙慧,就在当下时代里展现出了顶级的硬核素质。

克罗地亚球员,东欧足球的传承

拜仁最近两次夺得欧冠都与克罗地亚球员有关。海因克斯第三期,奥利奇在为数不多的关键时间里扮演了替补奇兵的角色。到了弗里克任下,从国际米兰租借而来的佩里西奇则在淘汰赛里出任先发边锋,为最终拿下冠军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如今拜仁阵中的克罗地亚人则是青训后卫斯塔尼希奇。

(图)佩里西奇在拜仁的表现十分卓越

克罗地亚在足球上的强势与巨大的足球人口基数是分不开的。另外,克罗地亚足球深受前苏联和前南联盟的影响,因而在许多地方发展出了与五大联赛传统下迥异的模式,这也一定程度上为克罗地亚球员在欧战赛场上提供了红利。

以佩里西奇而言,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在进攻时会拉开到边线的边锋,你完全可以在他身上看到洛巴诺夫斯基所推崇的边路进攻战术的影子——边锋拉开,边后卫前插肋部。就和当年洛巴诺夫斯基用这一招击垮了马尔蒂尼一样,拜仁用着高度类似的打法在弗里克治下横扫了欧洲。

以今日的眼光看,这其实只是边路overload的最简单模式,但前人的经验能够拿出一鳞半爪,就仍然有效,这就是拜仁阵容中东欧人带来的最大价值。

压哨签下坎塞洛,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交易

(图)坎塞洛的交易来得突然且迅速

今年冬季转会窗口截止日最为令人震惊的交易无疑是坎塞洛租借加盟拜仁。葡萄牙边卫、经历过多个联赛锻炼、又在瓜迪奥拉手下进化为边后腰。从技术角度来说,坎塞洛很有可能是当世边后卫第一人。

从球场要素的角度来说,坎塞洛的到来补足的是拜仁的技术要素,另一方面,这也证明了德甲整体环境的阶段性衰落——如果德甲有同样实力或至少是接近级别的边后卫,拜仁肯定不会把坎塞洛列为第一选项。

坎塞洛同时也是解决格雷茨卡和基米希问题的一个手段。基米希进攻上的问题源自于身体过于僵硬,由此产生了传球,以及所谓“组织能力”上的问题。而坎塞洛的价值在于,当他处于右路时,基米希可以更为顺畅地去使用右脚为他进行传球。

坎塞洛对比起帕瓦尔等人是典型的具有双足处理球能力的,因而高强度下,基米希传球即使有所偏差,也不会那么容易地被下球。更进一步的意义则是,坎塞洛有可能阶段性地出任后腰,而基米希则去到边后卫的位置上。在中场摆入一个技术优势更为明显的技术点是有利于攻防平衡的。

来自阿贾克斯的荷兰传承

(图)德利赫特与布林德曾在阿贾克斯共事

德利赫特和布林德是拜仁阵中较为关键的荷兰球员。至于赫拉芬贝赫,则是相对能力还需要进步的一个点位,拜仁不太可能会在欧冠淘汰赛里实质性地需要他。过去几个赛季中,阿贾克斯的体系是较为固定的,因此培养、锻炼出来的球员角色也相对明确。

布林德和德利赫特在当下都可以视作是标准的出球后卫,具有稳健的防守能力。而赫拉芬贝赫则是一个具有出色前插能力的八号位球员。在欧冠淘汰赛里,拜仁最理想化的后防中卫组合应当是乌帕梅卡诺+德利赫特。德利赫特从特点上说是乌帕梅卡诺的完美搭档,因为他补足了技术这方面的短板。

瓜迪奥拉与安切洛蒂,西语系的迷思

(图)接手拜仁是瓜迪奥拉的一次巨大挑战

海因克斯卸任第二期后,瓜迪奥拉入主了南部之星。纵观整个足球史,瓜迪奥拉在欧冠淘汰赛的“精彩”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瓜迪奥拉为拜仁带来的全新思路在于中后场的构建,对于蒂亚戈和阿隆索的使用,给了南部之星一个全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与巴萨需要“传控”来在攻防两端平衡之外,拜仁的优势是本身的防守体系已经臻于化境,但高强度防守带来的伤病困扰却不容忽视。为此,蒂亚戈和阿隆索的任务就在于加强对球权乃至对比赛势头的控制。

典型的案例出现在15/16赛季对阵尤文图斯的欧冠淘汰赛里。在基米希首发作为中后卫的情况下,阿隆索和蒂亚戈利用技术去实现了控制比赛势头的任务。这让南部之星真正意义上意识到了后场技术点的巨大影响力。

(图)安切洛蒂为拜仁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安切洛蒂基本上沿用了瓜迪奥拉的思路。但是,对阵皇马第二回合比达尔红牌下场后局面失控的场景让他不得不做出改变,为此他带来了自己的爱徒哈梅斯。从逻辑上说,在“罗贝里”年龄增大,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用偏向于传统甚至古典的南美十号位应当是能解决前场进攻火力不足的一手妙招。

但实际情况则是,哈梅斯作为十号位与穆勒的职责发生了冲突,而穆勒作为全队的灵魂不可能去到边路,远离进攻的核心区域。因此在那个赛季里,安切洛蒂早早就黯然下课。

已臻化境的大师演出

(图)海因克斯四进宫

第四次来到了安联球场的海因克斯已经到达了个人教练生涯的巅峰。相比于安切洛蒂,海因克斯冠绝德国足坛的声望让他的战术调整能够更加服众。海因克斯并没有完全抹杀哈梅斯的十号位职责,但是在例如欧冠淘汰赛这一类的重要场合之中,海因克斯则选择了把哈梅斯视作八号位,这是一位水平极高的教练在生涯末期做出的最为伟大的变招之一。

尽管哈梅斯作为八号位的防守能力有所瑕疵,但是在关键的比赛里,他依旧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用八号位的技术点来弥补前场控制球权上的缺陷,也成为了海因克斯留给拜仁的一笔宝贵财富。

“科学家”奠下基石,弗里克推至巅峰

(图)科瓦奇在战术水平上绝非泛泛之辈

海因克斯退休后,拜仁急需一位有过德国足坛执教履历且能力过硬的教练来执掌教鞭。而当时带领法兰克福打入欧联杯、又获取德国杯冠军的科瓦奇则成为了不二人选。在法兰克福执教时,科瓦奇的两大法宝是三中卫体系和左路雷比奇的强势进攻点。而到了拜仁,科瓦奇则必须拿出新的招数才能让球队继续前进。

科瓦奇是第一个去发现了基米希作为中场存在问题且予以正面解决的教练。此外,他在中场的使用上一定程度上回到了瓜迪奥拉的思路,用西班牙人的技术来为后防作掩护。

对于格纳布里,科瓦奇并没有把他视作是单纯的边锋,而是着重于开发了他的突前属性,让他成为了莱万身后实质意义上的伪九号。而这一切,都为弗里克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弗里克把拜仁推上了巅峰

弗里克接手拜仁后,得到的是一套几乎完美的阵容。而唯一的问题是在中场:格雷茨卡与基米希搭档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就在弗里克为此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外的发生却恰好把正确答案送到了弗里克的面前——帕瓦尔受伤。

在接下来的比赛阶段里,弗里克让基米希去担任了先发的右边后卫,而与格雷茨卡搭档中场的则是蒂亚戈,佩里西奇和格纳布里边锋、穆勒占据名义上的十号位。考虑到当时的具体环境,可以说弗里克已经给出了一套最为自洽的体系。而几位前任教练用实际表现总结换来的经验教训也是弗里克不可缺少的。

纳格尔斯曼与“红牛系”

弗里克由于转会上的分歧和其他一些原因宣布了离任后,拜仁又一次迎来了选择主帅的十字路口。

这个时间节点上,拜仁需要的教练其实是与招募科瓦奇时高度相似的——德国足坛执教履历且能力过硬。经历过了霍芬海姆和莱比锡两段顶级联赛执教经历的纳格尔斯曼成为了不二之选。

乌帕梅卡诺和萨比策从莱比锡转投而来,一定程度上也和纳格尔斯曼相关联。

(图)纳格尔斯曼是符合拜仁愿景的教练

除此之外,拜仁还有一处红牛元素很容易被忽视——马内。马内被萨尔茨堡红牛的体系所挖掘,在奥地利联赛里经历上期的锻炼,又被视作是直接替换莱万的选项。

纳格尔斯曼在球队阵容的关键点位上大胆启用红牛系球员,对于球队当下技战术选择和未来建队思路都有着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红牛系的招募方针本身就是“黑白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拜仁的发展愿景是相符合的。

结语:全欧建队模式的模范

从建队思路的角度上来说,拜仁是当下所有欧洲球队的模范。无论是使用球员的多样性、对于球员的培养,还是战术体系建设和球员引进的关联性上,南部之星都是全欧的典范。在管理层上,拜仁也与传统的德式管理层有所不同,通过相对合理的建制模式避免了大部分的内耗,这同样是建队所需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图)卡恩与海纳、萨利哈米季奇一起组成了拜仁新的铁三角

拜仁的运营模式,不仅在德甲内部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对于大部分的欧洲顶级豪门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既保留传统的价值观,又结合与时代俱进的引援思路,配合上业务能力出色的管理层,这在多数球队里都是可以参考且以之为目标去改进的。

而拜仁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保持在欧洲上建队标杆的领先位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为它点赞,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专栏。看透足球:专业视角,更有情怀。